首頁 中國 政治

中共徵兵新規 針對大學生

分析表示,中共當局這次修訂徵兵法規增加戰時徵集,當然有可能是為打仗,但也不需要對臺海戰爭進行妄加猜測。示意圖。(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分析表示,中共當局這次修訂徵兵法規增加戰時徵集,當然有可能是為打仗,但也不需要對臺海戰爭進行妄加猜測。示意圖。(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共新修訂的「徵兵工作條例」,增加了專章「戰時徵集」,並以大學生為重點徵集對象。專家認為,這個條例的改動,大外宣的成分更高一些。另外也是對於「天下圍共」的一種因應。

「中共政府網」4月12日報導,中共國務院、中央軍委日前公布新修訂的〈徵兵工作條例〉,5月1日起施行。原版「徵兵工作條例」是1985年10月24日制訂,2001年9月5日第一次修訂。

《大紀元》記者發現,對比2001年的修訂版,2023年版的〈徵兵工作條例〉提到「聚焦備戰打仗」、「徵集高素質兵員」,對大學生畢業生「優先保證徵集」,且「對本行政區域內普通高等學校,可以直接分配徵兵任務」。

對比2001年修訂版,則提到「正在全日制學校就學的學生,可以緩徵」(全日制學校包括全日制高校)。

新版〈徵兵工作條例〉專章講「戰時徵集」,具體內容包括「戰時根據需要,可以重點徵集退役軍人,補充到原服現役單位或者同類型崗位」、「應徵公民接到兵役機關的戰時徵集通知後,必須按期到指定地點參加應徵」等。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蕭翔,13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當局這次修訂徵兵法規增加戰時徵集,當然有可能是為打仗,但也不需要對臺海戰爭進行妄加猜測。因為中共跟印度或周邊國家關係緊張,再加上美國印太戰略的緊逼,它做整體性的有備無患,順便解決長年以來的徵兵不力的問題。

他認為這次條例的改動本身是大外宣,「大外宣的成分高一點,做給外面看」。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新班子上臺以後,中國經濟仍陷入困境,失業潮湧現。劉蕭翔認為,當局可能想一併解決大學畢業生去處的問題,但當兵在全世界都不是大學生優先的選項。

「大家會意識到從軍也是會有風險的。平時當太平官沒事,當然是可以,現在世界局勢有越來越升高的傾向,會降低誘因。當然中國大學生或碩士生就業困難,可以觀察下大學生是不是會更有從軍的意願。」

臺灣前空軍副司令、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系兼任教授張延廷,4月13日對《大紀元》分析說,從中共新的兵役制度變化看來,一是因為烏克蘭戰爭還在進行,中國在這方面也要有所因應。

第二是因為美國第一島鏈圍堵的形勢已經形成了,日本、韓國、菲律賓已經站邊,中共面對天下圍共的狀態。包含中印邊界、南海的問題、臺灣的問題、美國的問題、烏克蘭戰爭的問題等,所以它在兵役制度上也要做調整。

第三是習近平一直講聚焦備戰打仗,現在聚焦於臺海,圍臺軍演兩次,臺海的情勢並不穩定。CNN日前報導,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譴責北京行動,他並示警,中共似乎正試圖為攻臺做準備。此前美國的軍方也預計,開戰很有可能會在2027年,甚至更早。

劉蕭翔說,這是提醒大家要有備無患,不要好像溫水煮青蛙,失去了憂患意識,事實上美國講的時間點,也一直在變,「我想他們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提醒大家,中國可能擴張了野心。就像提醒烏克蘭一樣。」

劉蕭翔認為,就公開情資來講,中國的軍備跟美國還是有相當的落差,沒有必勝的把握。一旦妄動,中共領導人就可能丟掉他的統治權了。

對於中共是否準備對臺動武,張延廷表示,真要打仗牽涉政治因素、地緣戰略因素、外交因素、經濟因素、內部維穩因素,非常複雜,而且打仗要付出代價。「打仗是一種豪賭,未必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