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特別預算常態化是違紀? 財部:同總預算納債限控管

財政部次長阮清華7日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止,中央政府長期債務比率已降至27.2%,與主要國家相比仍低。(記者侯駿霖/攝影)
財政部次長阮清華7日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止,中央政府長期債務比率已降至27.2%,與主要國家相比仍低。(記者侯駿霖/攝影)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外界質疑政府多項特別預常態化、破壞財政紀律等。財政部次長阮清華7日回應,根據《預算法》規定,編列特別預算同受債限與流量管制,截至今年7月底止,中央政府長期債務比率已降至27.2%,與主要國家相比仍低。

民眾對國庫收支及預算編列存有疑慮,阮清華說明,政府每年編列總預算要考量「歲入歲出的平衡」,也就是事先評估「國家要借多少錢」來彌補可能的短差,但國庫在景氣好時有更多稅收支應,就不用額外舉債;目前是以當年度課稅收入至少5%~6%,編列債務還本預算。

財政部統計2018年至2022年期間,5年來政府債務還本實際數(不舉新債還舊債)為5,227億元,債務減少舉界數4,825億元。

至於特別預算,阮清華表示,其性質為緊急事件的國家政策支出,特色是一次性且金額較大,所以難以常態編列預算,舉凡前瞻基礎建設、肺炎疫情防制與紓困、疫後振興、新式戰機採購都是特別預算支出。

依《公共債務法》規定,特別預算同總預算一併納入國家長期債務計算,設有存量債限及年度流量債限,意即不得超過前3年度GDP平均數的40.6%,以及當年度總預算與特別預算歲出總額的15%。

近年政府長期負債比率趨勢。近年政府長期負債比率趨勢。(財政部提供)

臺灣負債比率優於其他主要國家。臺灣負債比率優於其他主要國家。(財政部提供)

觀察債務比率趨勢,自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長期債務比率為33%,逐年下滑至2019年的29.6%,2020年因逢新冠肺炎舉債,使債務比率微幅回升到30.1%,後持續下滑截至今年7月底的27.2%,創下20年來低點,離債限仍有2.87兆元舉債空間。

阮清華說,為有利各國比較,以國際貨幣基金(IMF)政府財政統計手冊計算(基礎與公共債務法不同),臺灣2021年底一般政府負債占GDP比率達33.5%,仍優於日本262.5%、美國128.1%、中國71.5%、德國69.6%及韓國51.3%,臺灣財政體質穩健。

針對外界質疑財政部國債鐘於今年4月14日達27.2萬元的高峰,阮清華回應,年關前後年終考績獎金等資金需求,屬於季節性因素,若觀察今年7月31日資料,長期債務執行還本1,110億元並陸續清償短期債務,已讓人均負債下降到25.6萬元。

近三任總統期間,長期債務實際淨增加數。近三任總統期間,長期債務實際淨增加數。(財政部提供)

由於各國政府都有舉債,他說,「美國人一出生就得背負新臺幣300萬元上下的債務」,僅批判政府舉債可能有失公允,因為資金運用能擴大投資量能來帶動經濟,應回歸國家控管債務及償還債務能力為主。

此外,有關外界批評特別預算規避債限、作假帳之說,阮清華認為,這個說法「不可思議」,強調「做假帳的話早就下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