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基宜花東

米雕大師談雞籠中元祭 象徵族群和解

國寶級米雕大師謝源張(右)分享中元祭傳統習俗。(基隆市政府提供)
國寶級米雕大師謝源張(右)分享中元祭傳統習俗。(基隆市政府提供)

文/記者陳秀媛
國寶級米雕大師謝源張日前受邀上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分享「雞籠中元祭」的由來及傳統習俗。基隆中元祭除了展現基隆慎終追遠的精神外,也代表基隆各族群間的和解,現在更成為基隆重要文化瑰寶。

鷄籠中元祭起源於1855年,是第一個被指定為「重要民俗」類國家文化資產的節慶。謝源張表示,清朝咸豐年間,由於漳泉地區民眾來到基隆爭奪資源,頻繁的械鬥造成很多人員傷亡,為了讓這些亡者能入土為安,最終雙方約定安葬亡者外,在黃曆七月依傳統禮俗舉辦普渡。

中元祭每年都由不同姓氏的宗親會舉辦,以血緣取代地域的分歧,促成族群和解。因此雞籠中元祭除了祭拜好兄弟外,也反映不同族群放下歧見,共同合作的精神。

米雕不是米上雕刻

謝源張說,中元普渡會以「金松宴」來宴請好兄弟,金代表富貴、松則代表長壽,宴席中除了準備了葷、素以及西洋三種不同風格的食桌外,也準備看桌米雕供好兄弟觀賞。

所謂的米雕並非在米上雕刻,而是大家所熟知的捏麵人,在中元普渡期間,總鋪師除了菜餚外,也會製作米雕,製作成蔬果、動物、人物等,型態各異而豐富,也成為中元祭文化的另一種展現。

獨有習俗 潑掉空心菜湯

謝源張也分享了一些中元祭獨有的習俗,如在普渡的宴席中,會特別準備空心菜湯並潑掉,代表有心招待好兄弟,但希望好兄弟不要流連忘返。在黃曆七月也會供奉必桃、必粿以及摩訶,目的是為了幫好兄弟祝壽,充分展現基隆富有人情味的文化。

主持人余治明指出,早期先民在開墾基隆的過程中,常為了爭奪資源發生族群械鬥,造成許多傷亡,最終在各方的調解下達成和解,並以宗親為代表,每年輪流舉辦中元普渡,逐漸演變成今日的中元祭。

余治明說,中元祭活動從七月初一開龕門、開燈放彩、放水燈遊行、以及放水燈頭等,都是基隆的獨特歷史文化,而各宗親的參與也象徵基隆族群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