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天坑頻傳 北市提防範措施

臺北市民生東路二段附近巷口19日發生路面坍塌,臺北市議員陳怡君(左2)20日凌晨前往了解。(市議員陳怡君提供/中央社)
臺北市民生東路二段附近巷口19日發生路面坍塌,臺北市議員陳怡君(左2)20日凌晨前往了解。(市議員陳怡君提供/中央社)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臺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59巷巷口19日晚間出現道路坑洞。對此,臺北市工務局20日表示,接獲通報立即調派開挖機進場,確認是路旁側溝破損造成道路掏空,先進行路面回填,後續修復溝體;此外,臺北市近期發生4起道路坑洞事件,均非道路受輾壓破損導致,已歸納出三點原因並擬定相關方案。

關於三點原因,工務局說明,5月19日信義區崇德街因建案工地開挖地下基礎,連續壁滲水造成地下水湧入基地,周邊道路沙土被帶走而出現坑洞;7月10日大同區南京西路坑洞,因該處地層軟弱,長期受潮汐影響地下水位升降,使汙水管線下方土壤承載力不佳,致汙水管接頭鬆脫錯位,土砂沿管線破損處流失所致,後來檢視淡水河沿岸11條汙水管均正常。

至於近兩日發生的兩起案件,工務局表示與水利管渠破損有關。南港區南港路出現坑洞,初判因該區許多建案均在施工中,南港路47巷的道路狹小,無法深埋排水箱涵接側溝的連接管,研判與重車來往頻繁有間接關係,使得連接管間出現縫隙,地下水帶走土砂而發生地層下陷;民生東路二段159巷口的坑洞,則因道路側溝溝體老舊破損,而造成近期下雨排水的淘涮。

最後,工務局表示,將加強定期道路巡查,如發現路面曾出現塌陷修補的狀況,會確認道路有無孔洞;若有土壤流失,可先行強化道路,並巡視各大型管道,也針對管路、箱涵等進行巡視機制,避免類似坑洞情形再發生。

萬華工地旁20日又見天坑

繼四個天坑後,臺北市萬華區20日下午4時42分又出現天坑,地點位在昆明街一處工地旁的道路上,這也是北市短短3個月內出現的第5個天坑,坑洞面積約一輛汽車車身,長3公尺、寬2公尺、深度1.5公尺,消防人員到場後,先將下陷處封鎖,所幸並無民眾受困。

臺北市近期路面坍塌出現天坑事件頻傳,引發各界關注。萬華區昆明街一處建案20日下午再傳坍塌導致路面坑洞,建商緊急調用水泥車搶修,晚間7時已完成灌漿回填作業。(中央社)臺北市近期路面坍塌出現天坑事件頻傳,引發各界關注。萬華區昆明街一處建案20日下午再傳坍塌導致路面坑洞,建商緊急調用水泥車搶修,晚間7時已完成灌漿回填作業。(中央社)

臺北市府緊急回應表示,目前該處已劃設警戒線,也於晚間7時完成灌漿回填作業,過程無人受傷,初步評估無擴大危害。至於天坑出現原因,有待後續進一步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