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名人

開發mRNA技術 美2生醫學者獲諾獎

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左)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右)共同獲獎。(JONATHAN NACKSTRAND/AFP)
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左)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右)共同獲獎。(JONATHAN NACKSTRAND/AFP)

【記者高李依、許嘉麟/綜合報導】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10月2日揭曉,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享殊榮,兩人都是2022年唐獎得主。

今年首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公布,接著將於3日頒發物理獎,4日揭曉化學獎,5日公布文學獎。深受矚目的和平獎是唯一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發的獎項,將於6日揭曉,經濟學獎則於9日公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2日晚間舉辦2023諾貝爾生醫獎線上解析記者會,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吳漢忠指出,由於兩位得獎者開發mRNA技術在生醫領域的應用,也催生針對COVID-19的mRNA疫苗,讓世界得以迅速應對疫情來襲;mRNA技術也可應用在個人化的癌症疫苗、細胞療法、基因療法等,同時mRNA也具有快速製造的優勢。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研究員陶秘華表示,以往製造疫苗都是用較舊的方法,DNA產生RNA,RNA再產生蛋白質,直接把mRNA打入人體,就可以使人體有效產生所需的蛋白質。

陶秘華指出,但是mRNA若沒經過修飾,打入人體就會引發免疫反應,具有風險。本屆得獎者將mRNA修飾,使疫苗進入人體不會被免疫系統辨識,成功於人體內對抗病毒。

另外,吳漢忠補充,mRNA未經修飾進入人體,可能會被降解、破壞掉,此前有一位學者庫利斯(Pieter Cullis)開發了脂質奈米顆粒系統,用以傳送mRNA疫苗,避免mRNA遭到破壞,可說是疫苗成功的關鍵之一,卻遺憾沒有得到諾貝爾獎。

陶秘華則表示,三位科學家的貢獻對完成mRNA疫苗技術都缺一不可,但諾貝爾獎的給獎標準不完全是應用價值,科學創新也是很重要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