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中共恢復臺石斑魚進口 學者:赤裸裸介選

中共為政治操作,禁止農水產進口,曾經包含臺灣石斑及日本水產。臺灣石斑魚示意圖。
中共當初禁止臺灣石斑魚輸入,22日又公布恢復臺灣石斑魚進口。圖為臺灣石斑魚。(記者簡惠敏/攝影)

【記者吳旻洲/臺北報導】中共近日宣布中止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12項石化產品關稅減讓,22日又公布恢復臺灣石斑魚進口。學者表示,中共當初禁止臺灣石斑魚輸入,是宣稱驗出禁用藥物及土黴素超標,現在卻以特定人士認同「九二共識」就恢復,明顯就是統戰手段,也是赤裸裸介選。

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日公告,以臺灣對中國存在貿易壁壘為由,中止ECFA早收清單中對臺灣生產之丙烯與對二甲苯等12項石化製品的關稅優惠。中國海關總署22日又宣布,恢復臺灣石斑魚輸入,但須來自「審核合格並予以註冊登記的養殖企業」,一些企業已獲得首批註冊登記,即可恢復石斑魚輸中。

一殺一捧 介選越來越細緻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22日舉辦「經濟和戰?貿易壁壘與中國對臺介選」座談會,祕書長王智盛表示,中共宣布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時間點在臺灣總統選舉前1個月,意在對臺灣進行壓力測試,想以此恫嚇與壓迫臺灣的選舉走向,並有意透過這種經濟和戰方式,在選前形塑另外一種「和戰」氛圍。

就在中止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隔天,中共又宣布恢復臺灣石斑魚輸入,王智盛說,北京這次的介選作為越來越細緻,一方面祭出制裁,另一方面又對接受「九二共識」、跳過政府公權力直接與之溝通後,就能取得石斑魚恢復進口的讓利作為。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研究員王國臣表示,中共在臺灣總統大選前對丙烯等12個產品中止關稅減讓,是赤裸裸介選。這12項產品全屬石化業產品,共占臺灣出口中國大陸18億美元,且出口到中國大陸占出口全球的比例高達80%,以臺灣整體對中出口依賴度來計算,大約是30%,顯示中共對這些產品中止關稅減讓是經過「精心挑選」。

制裁「中間財」反害中國經濟

不過王國臣強調,從個人企業的角度來看,中共的做法肯定會造成傷害,但他認為不需爭執傷害程度,而是應該向民眾坦言此事一定會有短痛,更重要是未來會因應後進行經濟調整,致力避免長期痛苦。

王國臣認為,中共後續對臺灣的經濟制裁應該不會太大,因為兩岸貿易中有約90%是「中間財」,即是臺灣出口到中國大陸加工生產,再賣到世界去,對「中間財」進行貿易限制,會傷害到中國本身的經濟。所以中共對臺經濟制裁的產品,都是以大陸為最終市場,如石化產品及農漁產品。

至於恢復石斑魚進口,王國臣表示,王國臣說,中共當初禁止臺灣石斑魚輸入,是宣稱驗出禁用藥物及土黴素超標,現在卻因為特定人士認同「九二共識」就恢復,「九二共識」跟這些有害物質有什麼關係?過去依賴中國市場是「跪著賺錢」,但現在就應該回到像個人,「站著賺錢」。

中共不太可能完全中斷ECFA

王國臣表示,中共統戰是兩手策略,「一邊喊打,一邊喊和」,尤其是中共黨魁習近平統治之下,一邊要經濟發展,一邊要經濟安全,對臺商要不要投資中國造成困惑,外資也看不懂而撤資。這也是為什麼外資第3季自中國撤資120億美元,為2000年來首次淨流出。

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科學中心副教授邱奕宏表示,國臺辦表示兩岸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協商解決經貿問題,明顯是經濟脅迫。當前很多歐美國家都受中共經濟脅迫,臺灣可以跟這些國家建立一個「跨國預警通報機制」,在這合作基礎上共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訴。

他表示,中共不太可能完全中斷ECFA,因為北京想借用ECFA來對臺灣達到統戰目的,「如果中斷便更符合臺灣的經濟安全,提升產業競爭力、投資海外或到其他國家布局。」

他強調,後冷戰的經濟全球化時期已結束,意味著做生意不用考慮政治風險時代也已結束,政府應對與中國做生意的相關產業進行全面經貿風險依賴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