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跟隨左派覺醒運動 迪士尼失票房冠軍寶座

圖為紐約時代廣場迪士尼商店外的展示迪士尼標誌。資料照。(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圖為紐約時代廣場迪士尼商店外的展示迪士尼標誌。資料照。(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記者Tom Ozimek/報導、秋生/編譯】在蟬聯7年全球票房榜首後,迪士尼(Disney)在2023年被環球影業(Universal)擠下好萊塢票房冠軍寶座。

去年兩家娛樂巨頭展開激烈競爭,據《綜藝》(Variety)和《好萊塢報導》(Hollywood Reporter)報導,環球影業在美國國內和海外票房收入都超過迪士尼。

環球影業成為去年全球票房冠軍

報導稱,環球影業在2023年發行24部電影,全球票房收入約49.1億美元(約新臺幣1,522億元)。相較之下,迪士尼去年發行17部電影,收入為48.3億美元。在美國國內,環球影業創造19.4億美元收入,而迪士尼只有19億美元。

另一個令迪士尼失望的是,該公司無緣2023年最賣座電影前三名,該榮譽屬於華納兄弟(Warner Bros.)和環球影業,這兩家公司包辦前三名。華納兄弟的《Barbie芭比》票房高達14.4億美元,環球影業的《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票房達13.6億美元,《奧本海默》為9.5億美元。

更尷尬的是,迪士尼在2023年甚至沒有一部電影票房突破10億美元。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除了受中共病毒影響的2020年和2021年),迪士尼的電影首次沒突破10億美元大關。

迪士尼全球發行總監錢伯斯(Tony Chambers)接受《好萊塢報導》採訪時說,「在過去8年來,迪士尼連續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製片廠,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為此感到無比自豪。」

迪士尼捲入覺醒運動 對抗佛州州長

迪士尼跌至第二名的同時,這家娛樂巨頭也因長期捲入「覺醒」(woke)運動,而飽受爭議。

2022年3月,佛羅里達州議會通過HB 1557法案,即《家長教育權利法案》(Parental Rights in Education Act),禁止在公立學校的幼兒園至三年級,開設有關性別認同和性取向方面的課程。

隨後,該法案由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簽署成為法律。他是一名共和黨人,曾抨擊過激進的進步派政策。

就在迪尚特簽署該法案同一天,迪士尼捲入了這場爭議,發聲明強烈反對該法案。聲明寫道,佛州的HB 1557法案也稱為「不要說同性戀」法案,根本就不該通過,也不該被簽署成為法律。該公司的目標是讓立法機構廢除這項法律,或在法庭上將其推翻。

法案的支持者則認為,這賦予父母更多權力,讓他們可以決定如何及何時向孩子談論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話題,同時也讓家長有機會起訴違法的學區。

迪尚特與迪士尼的戰爭一直持續到2023年,迪尚特於同年2月結束一項長達數十年的協議,該協議允許迪士尼在佛州中部的度假勝地擁有高度自治權。這位共和黨籍州長稱,此舉旨在讓迪士尼承擔責任,「企業王國終於走到盡頭」。

一些民主黨人則反對該法案,州參議員史都華(Linda Stewart)說,似乎是因為迪士尼支持LGBTQ群體,州長才對其進行報復。

抵制保守派法案後 迪士尼市值大減

在迪士尼表示反對佛羅里達州《家長權利法案》,並與迪尚特展開文化戰爭後,該公司面臨家長團體和保守派的抵制呼聲,市值也面臨重大損失。

2022年3月25日,即迪士尼發表聲明批評《家長權利法案》前三天,迪士尼市值為2,533億美元。此後幾週迪士尼市值急劇下降,雖多次出現小幅反彈,但總體上仍處於低迷狀態,截至2024年1月3日,市值為1,678億美元。

該公司還面臨串流媒體的損失,其股票評等被下調,部分原因是擔心迪士尼世界度假村和迪士尼樂園主題公園的遊客人數減少。

2023年夏天,迪士尼主題公園和度假村的人潮確實出奇稀少,一些保守派人士認為,這是抵制聲浪產生影響的跡象。

迪士尼公司在2023年還宣布進行多輪裁員。該公司執行長艾格(Bob Iger)在同年2月透露,由於打算省下55億美元成本,他將裁員7千人。

迪士尼:口味與大眾不一致有風險

迪士尼最近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財務文件顯示,迪士尼預計其股價將繼續波動,也承認自己面臨「品味和偏好與公眾、消費者不一致的風險」。

近兩年來,迪士尼推出一系列票房慘澹、被評論界斥為「覺醒文化」的電影,包括2022年的《奇異冒險》與《巴斯光年》,2023年的《驚奇隊長2》和真人版《小美人魚》。

該公司在文件中承認,當其娛樂產品沒有被夠多的消費者認同時,「收入和盈利能力會受到不利影響」。◇

原文:Disney Toppled From Top Spot as Highest-Grossing Studio at Box Office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