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臺灣沒茲卡病毒 或有兩因素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趙黛瑜教授。(中興大學趙黛瑜教授提供)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趙黛瑜教授。(中興大學趙黛瑜教授提供)

【記者許嘉麟/臺中報導】臺灣地處亞熱帶與熱帶交界,氣候特徵使病媒蚊容易生存,也導致登革病毒的傳播,理論上來說,會傳播登革熱的埃及斑蚊也會傳播茲卡病毒(Zika virus),但臺灣卻從未有茲卡病毒本土疫情,甚至在亞洲也沒發生過大流行。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趙黛瑜研究團隊,24日在《通訊生物學》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發現感染登革病毒的病人,若先前感染過日本腦炎病毒或接種過日本腦炎疫苗,會誘發產生廣泛性中和抗體,該抗體可抑制茲卡病毒等至少六種黃病毒(Flaviviridae)。

會引起登革熱的登革病毒、日本腦炎病毒以及茲卡病毒,都屬於黃病毒家族一環,這種病毒以人及其他哺乳類動物為天然宿主,經由病媒蚊或蜱叮咬傳染,但不同黃病毒在不同地區的傳播與流行有差異,曾於中南美洲造成大流行的茲卡病毒,卻從未在亞洲大流行,使科學界十分疑惑。

據疾管署公告,茲卡病毒會引起發燒合併紅疹、關節疼痛或結膜炎(紅眼),有時也有頭痛、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等症狀,甚至是神經系統或免疫系統疾病。但最危險的在於,懷孕婦女若感染茲卡病毒,可能會產下小頭、畸形等異常新生兒。2015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國際間緊急投入心力研發茲卡疫苗。

但趙黛瑜表示,茲卡疫苗接種後,也可能引起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反而導致增加感染登革熱的風險,這也成為茲卡疫苗研發的瓶頸。

以往人們對傳染性疾病的預防,通常是針對單一病毒研發專屬疫苗,等到疾病出現才著手預防。趙黛瑜團隊注意到,亞洲並未發生過茲卡病毒大流行,也很少有茲卡病毒造成的小腦症病例,因此找來感染過登革熱或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的臺灣人進行研究。

研究團隊從感染過登革熱的病人身上,分離出單株抗體,發現能力最強的兩株單株抗體可同時對抗至少六種黃病毒,包含登革病毒第一到第四型、茲卡病毒與日本腦炎病毒,這是全世界第一次發現,可廣泛對抗六種黃病毒的抗體。

趙黛瑜指出,受限於只從一名登革熱病人身上找到廣效中和抗體,仍需要更多研究案例來佐證;未來對於黃病毒的疫苗研發,不一定需要對每種病毒都開發一種疫苗,若把廣泛性中和抗體考慮進去,也可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團隊目前也與法國巴斯德研究團隊合作,找出該抗體有廣泛保護力的機制,對於日後疫苗研發將有重要影響。

趙黛瑜認為,這樣的研究結果對於發展抗登革熱、茲卡、日本腦炎病毒等黃病毒的疫苗,以及接種疫苗的策略有重要影響;由於日本腦炎疫苗在臺灣已全面接種,且是極其安全的疫苗,研究結果也可為茲卡疫苗研發困境提供新方向,可評估日本腦炎疫苗搭配其他黃病毒疫苗接種,以誘發廣泛保護力,作為新的疫苗接種策略。

她也提出,該研究只認為臺灣流行茲卡病毒的可能性極低,但多數人即使接種過日本腦炎疫苗,卻可能未感染過登革熱,因此前往國外等茲卡病毒流行區域仍有感染風險。

臺灣大學醫學院熱帶醫學暨寄生蟲學科教授蕭信宏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表示,雖然臺灣有登革熱的流行,但跟其他國家相比病例還是較少,因此較難取得大量登革熱病人血漿樣本,作為研究的基本材料,尤其缺少晚期康復階段(例如超過6個月才恢復)的病人檢體,因此較難把研究推論跟實際情況做足夠連結。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余冠儀也透過SMC指出,根據本篇研究結果,未來在評估登革疫苗的合適性時,可同時評估對茲卡病毒是否也有好的保護力,對於未來疫苗接種策略能做合適建議。但在取得安全有效的登革熱疫苗前,仍應著重避免蚊蟲叮咬及防治埃及斑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