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高雄

客家傳統年糕

琥珀色的年糕,拉起來好像起司一般。(廖儷芬/攝影)
琥珀色的年糕,拉起來好像起司一般。(廖儷芬/攝影)

文/記者廖儷芬

新年即將來臨,對於傳統的客家人來說,過年是一個格外重要的時刻。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蒸年糕,祈求來年能夠步步高升。然而,現代人要找到真正的客家古早味年糕並非易事。在高雄美濃,有一家年糕業者一直秉持著傳統的製作方式,堅持使用柴火蒸煮,成為少數能夠製作出地道味道的老字號。

柴燒的年糕,火的大小都得人力輪流來控制,相當辛苦。柴燒的年糕,火的大小都得人力輪流來控制,相當辛苦。(黃榮群提供)

高雄美濃的傳統柴燒年糕不僅抓得住南台灣人的味蕾,也吸引攝影家的「鍾家柴燒年糕」,新年期間開售六天,限定版的甜糕引起搶購潮,出爐時間還沒到,就聚集相當多的買家和攝影行家靜靜等候。

為何「鍾家柴燒年糕」如此吸引人?因為他們的古早味年糕製作融入濃濃的柴燒風味,所以這款柴燒年糕,又被稱為炊甜粄;掌廚人鍾秀梅在下午三點一到,就用她的雙手拉起甜糕,很準確的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紙碗裏,眾人驚呼,這累積幾十年的雙手,一拿就是一斤,幾乎不用磅秤。

鍾秀梅累積多年經驗,動作俐落,抓的相當準確。鍾秀梅累積多年經驗,動作俐落,抓的相當準確。(廖儷芬/攝影)

全程採用純手工傳統製作方式,將糯米浸泡後,使用機器打成漿,隨後混入白糖搓揉均勻,這幾個工序非常費力和嚴謹,一不小心就失敗,米漿太稀也不行,會無法成形,或是太硬了、甜度不均勻之類的問題。

三點剛起鍋的年糕,鍾秀梅馬上用木棍攪拌。三點剛起鍋的年糕,鍾秀梅馬上用木棍攪拌。(廖儷芬/攝影)

最後把米漿放入柴燒爐中蒸煮15小時,每天的三點、六點、九點、十二點翻鍋一次,最後下午三點起鍋販售,需要精心控制的火侯,因為火太大的話,底層的年糕會燒焦,大都採用慢火,還要有人顧著火力,隨時要加外鍋的水,所以要呈現琥珀色真的不容易。

當開鍋那一剎那,等候的攝影師也擺好絕佳位置,非常濃烈的柴燒香氣撲鼻而來,鍾秀梅一刻不停的,馬上拿著超大的木棒攪拌,熟練的手勢,來回翻動,鍾秀梅很親切的配合大家的需求,拉著剛出爐Q彈像起司的年糕,雖然燙手還是露出幸福的笑容,滿足大家拍攝的需求。在一旁的觀眾拿著相機、手機拍個不停。看到年糕表面 有大大小小泡泡,鍾秀梅說,這才是好吃柴燒年糕的特徵。

3點、6點、9點、12點開鍋一次,下午三點完成,最後起鍋打包。3點、6點、9點、12點開鍋一次,下午三點完成,最後起鍋打包。(黃榮群提供)

整個製程需要不斷人力呵護,遵循古法手工過程,是一項相當辛苦的工藝,整個團隊都是大齡的親人,所以在人力逐漸老化,還沒有年輕人接手的情況下,店家一年只能在新年與清明節這兩個時段供應年糕。

琥珀色的年糕飄出焦糖香氣,讓人食指大動。這一碗又一碗的柴燒年糕是美濃人的家鄉味,所以連鄰居也跑來排隊,就怕沒買到,讓返鄉的孩子少了這一款道地美食。鍾家柴燒年糕保有八十歲媽媽古法延續至今,就在老宅院現場製作。過往的農村社會,節慶飲食總是動員家族、親友一起參與,古厝稻埕代表著信仰和家庭的中心,現在變成古早味年糕最美的製作背景。

15小時不間斷的柴火,一口氣兼顧五個,場面相當壯觀。15小時不間斷的柴火,一口氣兼顧五個,場面相當壯觀。(廖儷芬/攝影)

儘管五座大爐灶早早備戰,但仍趕不上火爆的生意,即便在開賣的第一天,年糕早早被預訂光了,吃不到的民眾無須扼腕興嘆,如果有人沒來提貨,就可以買一碗帶回家品嚐了。

呈現琥珀色的甜糕,讓人食指大動。呈現琥珀色的甜糕,讓人食指大動。(廖儷芬/攝影)

其實老傳統也能有新創意。把古宅當背景,用現代的詞句來形容,就是很chill,拜攝影家與饕客的數位傳播下,古厝飄香的傳統年糕也增添了許多文創況味。鍾秀梅接手八十歲媽媽的好手藝後,從二爐到目前同時兼顧五爐,用一樣滋味的柴燒甜糕,祝福大家年年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