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漆藝創作帶來驚奇 張賽青:藝術如修行

工藝家張賽青於2023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張賽青提供)
工藝家張賽青於2023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張賽青提供)

文/記者彭秋燕
「人沒有辦法駕馭天然漆,它對我來講反而提供一種好奇心,每天處在一種不斷的驚奇,感受驚奇的過程是我剛開始接觸(漆藝)非常享受的部分。」漆藝家張賽青投入藝術創作二十餘年不墜,一提起熱愛的漆工藝,難掩心中喜悅。

貓羅溪社區大學聯合成果展。(張賽青提供)貓羅溪社區大學聯合成果展。(張賽青提供)

張賽青娓娓道來,揭開漆藝神祕面紗。她指出,在工藝美術界大部分是加法工藝,如畫一張油畫就是顏料不斷的堆疊。雖然漆工藝也是顏料的堆疊,但它卻是減法工藝,每畫上一層,乾燥之後必須研磨、再研磨,把大部分的東西磨掉,再進入下一道工序。

漆藝創作過程。(張賽青提供)漆藝創作過程。(張賽青提供)

漆的材料很特殊,乾燥時表面會形成一道膜,但在乾燥過程落塵會掉入漆中。由於漆工藝欣賞作品的平、光、亮,如果沒有磨掉這些落塵,會變成視覺瑕疵。因此,漆工藝有一半的時間在「磨」,學會「磨」已經成功一半。

她提到,漆是天然的,在乾燥過程中會調和空氣的溫溼度,吸收空氣的溼度,這和人們理解東西經過加溫、曝晒,從溼變乾的過程不一樣。漆做完之後會不斷的變化,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它會變化到哪,所以欣賞漆不是欣賞它剛完成,而是欣賞半年後、一年後色彩的變化。

藝術如修行 急做不出好作品

作品《望鄉沒事》,描寫原鄉印記。(要用,去背)(記者彭秋燕/攝影)作品《望鄉沒事》,描寫原鄉印記。(要用,去背)(記者彭秋燕/攝影)

「漆存在對大自然的感知能力,所以漆藝有一半的因素取決於老天爺。」張賽青回憶2019年,為了趕製草屯工藝中心苗栗分館的展覽,大件作品《望鄉沒事》在自家狹小的空間進行,進度極緩,展出時間一天天逼近,她雖然心裡很著急,但是又不能急,因為「急做不出好作品」。

隨之而來另一個挑戰是,「同一個色塊、同一種顏色要同時間把它做出來」,才有一致性。在創作天空色層時,必須在2、3個小時內一氣呵成,但天公不作美,剛漆下去就來個午後雷陣雨,出現前邊乾後面還沒刷的窘境。幾次失敗後,即使提早時間上漆,依然遭逢午後雷陣雨,使得天空顏色變得深沉暗黑像天災來臨,不得不重新磨掉再上。

損壞的器皿透過漆藝修復。(如果用的話,跟另一張合併)(張賽青提供)損壞的器皿透過漆藝修復。(如果用的話,跟另一張合併)(張賽青提供)

損壞的器皿透過漆藝修復。(如果用的話,跟另一張合併)(張賽青提供)損壞的器皿透過漆藝修復。(如果用的話,跟另一張合併)(張賽青提供)

「藝術如修行」,張賽青說,光是天空的第一個塊面已經做了七次,折磨了她一個多月,整幅作品後面還有無數工序,好在她的作品在收件前一天終於完成。

關懷環境 廢棄物融入作品中

《望鄉沒事》描寫從信義鄉部落遠眺玉山,蔚藍的天空映著蒼翠的山巒,山巔猶見瑞雪,但山坡上的櫻花、梅花卻不約而同綻放。不僅表現傳統漆藝的精神,更兼具使用老舊廢棄物呈現的材質美感。張賽青是名環境關懷藝術家,期望能善盡社會責任。

「有些東西只是不被主人使用,而不是這個東西已經不具備功能了」,張賽青把這些東西找來,透過天然漆的黏著、包覆性及韌性等,結合在一起,形成符合當代社會價值的漆工藝。

作品《戀戀竹蝶》,仿真蝴蝶由廢棄不用的竹節製成。(記者彭秋燕/攝影)作品《戀戀竹蝶》,仿真蝴蝶由廢棄不用的竹節製成。(記者彭秋燕/攝影)

創作時她在不同的時候介入不同的媒材,作品《戀戀竹蝶》中,仿真蝴蝶便是由廢棄不用的竹節製成,獲得臺灣綠工藝產品標章認證。

作品《百合四韻》。(記者彭秋燕/攝影)作品《百合四韻》。(記者彭秋燕/攝影)

她曾經策畫民俗展,在展覽最後一週,把獻給媽祖神像的百合花入畫成為作品《青境》。「在艱困環境中綻放的野百合,是臺灣人的風格象徵。我喜歡它的素樸、隨遇而安的生命力。」蛋殼也加入畫中!光是百合花白色花瓣部分,她就做了八個月,用壓碎雞蛋殼一顆顆黏上去。

作品《青境》,蛋殼入畫,用碎蛋殼黏成百合花瓣。(要用)(記者彭秋燕/攝影)作品《青境》,蛋殼入畫,用碎蛋殼黏成百合花瓣。(要用)(記者彭秋燕/攝影)

漆藝生活 每天等待驚奇

張賽青2001年遭遇重大車禍,在床上躺了七個月。那時她已經跟老師學了一年漆工藝,但學完之後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後來參加草屯工藝中心的DIY體驗課程,再度燃起對漆工藝的熱愛,「一個月當中做了一百多件菓盤漆器作品,不知不覺,車禍的後遺症竟完全消失了。」

作品《歡顏》。(記者彭秋燕/攝影)作品《歡顏》。(記者彭秋燕/攝影)

「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天做漆不斷。」張賽青不管怎麼忙,從辦公室回到家已經晚上11、12時,梳洗後還是堅持做一個工序,到早上4、5時才結束。每天生活在「等待驚奇」當中,雖然只睡1、2個小時,都不會覺得累,不知不覺累積很多的學習。

作品《玉山瑞雪》。(記者彭秋燕/攝影)作品《玉山瑞雪》。(記者彭秋燕/攝影)

張賽青從小家境貧寒,高中畢業後,便工作存錢,備取考上國立藝術學院,為了完成父親心願,很早就走入家庭。擔任公務員期間,她至雲林科技大學進修取得碩士學位與博士結業,因而兼具文化資產保存、修復、文化機構經營管理與設計策略的學識與涵養。

張賽青有感而發的說,這份成就來自於她的「肯吃苦」。因為小時候父母的磨礪,凡事靠自己,沒有不勞而獲,再加上成長過程在寺廟生活的培養,使她做漆不動如山。藝術是上天留給人喚醒記憶的奇妙指引,在艱苦的創作路上,如能堅持不懈,保持善良,便能衝破難關,開拓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