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陶藝不僅是創作 楊銘洲:蘊含製作者心靈

楊銘洲喜歡柴燒呈現出爆裂和紋理的質感。(楊銘洲提供)
楊銘洲喜歡柴燒呈現出爆裂和紋理的質感。(楊銘洲提供)

文/記者廖儷芬
陶藝不僅是一種創作方式,更是與土地和生活深刻連結的體驗。透過陶土,感受到與自然和土地的聯繫,並將這份感受融入日常生活中。——陶藝家楊銘洲

楊銘洲會安排國內外旅遊,吸取創作的養分。(楊銘洲提供)楊銘洲會安排國內外旅遊,吸取創作的養分。(楊銘洲提供)

陶藝家楊銘洲起初專注於平面創作和攝影,直到偶然接觸陶土媒材,才轉而從事陶藝創作。楊銘洲在學校開設陶藝課程後,意識到教學不僅影響學生,也對自己產生了深遠影響。陶藝讓他能夠平靜心境,靜心體悟。而他也在推廣陶藝課程中看到對學生的積極影響。

楊銘洲到雲林縣內國中,開設技藝學程。(楊銘洲提供)楊銘洲到雲林縣內國中,開設技藝學程。(楊銘洲提供)

楊銘洲說,即使是學科不太突出的學生,也展現了強烈的動手能力和渴望。他以一位高二學生的轉變為例,這位學生缺乏人生方向感、對學業漠不關心,甚至在校園惹麻煩。學生家長與楊銘洲聯繫,表達孩子休學意願。楊銘洲不願放棄這位學生,邀請他學陶藝。

看到學生專注的神情,楊銘洲覺得很值得。(楊銘洲提供)看到學生專注的神情,楊銘洲覺得很值得。(楊銘洲提供)

「學生每天跟著我,在陶藝工作室努力學習。一學期過去後,學生展現了顯著改變:不再遊蕩,願意專心創作作品,並享受這個過程。他顯示出對陶藝的熱情,甚至跟我用自己做的杯子喝著茶,度過美好時光。」

最後,這位學生順利進入大學攻讀陶瓷相關科系、結婚生子,並開設自己的工作室。楊銘洲對此感到非常欣慰,這段經歷也深深影響了他。

泥土和雙手 捏製故事、心情 

楊銘洲二十多年來在陶藝創作中面臨的種種挑戰,以及對柴燒作品的探索和窯燒過程,都有很深刻的感悟。他以茶壺創作來分享自己的體驗,他說,在製作過程中注入特殊的設計元素,在茶壺的製作過程中,希望能呈現爆裂和紋理的質感,就像經過長時間燒製的燒柴所形成的灰化效果。使用漂流木做燃料,木材成分影響最終產品的表面效果。高溫的融合造就了茶壺表面的冰裂效果,每個角度都值得仔細欣賞。

改變生命的塑造與共鑄,陶藝家楊銘洲的作品。(楊銘洲提供)改變生命的塑造與共鑄,陶藝家楊銘洲的作品。(楊銘洲提供)

楊銘洲進一步指出,茶壺的外觀受窯的結構、火的走向以及木材選擇等因素影響,最終呈現令人難以置信的效果。「你會感受到它背後的故事和心情。不僅僅是由泥土和雙手捏製而成,它蘊含著製作者的心靈和想法,無論製作的過程如何辛苦。」

透過陶土,感受到與自然和土地的聯繫。(楊銘洲提供)透過陶土,感受到與自然和土地的聯繫。(楊銘洲提供)

藉助先人智慧 融入創作中

楊銘洲出國或到澎湖、臺東參觀歷史遺跡時,深受強烈的衝擊。歷史建築或景觀的壯麗和雄偉,以及大自然的變化,讓他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親臨其境的體驗,讓他反思數千年前前人所創造的建築結構和景觀,以及他們所面對大自然的力量。這樣的經歷讓楊銘洲更加珍惜自己所創作的每一件作品。他表示,自己是藉助先人的智慧和經驗,並將這些融入自己的創作中。

楊銘洲曾在台西鄉海口故事屋舉辦陶藝個展。(楊銘洲提供)楊銘洲曾在台西鄉海口故事屋舉辦陶藝個展。(楊銘洲提供)

「陶藝它不僅影響了別人,最深的應該是我改變了我自己。」楊銘洲說,創作一直是他持續進行的活動,因為他相信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