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無竹令人俗! 雲林獲「竹地標」認證

‧雲林獲認證「世界竹地標」,縣長張麗善(圖中)和與會者共同宣布此項殊榮。(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獲認證「世界竹地標」,縣長張麗善(圖中)和與會者共同宣布此項殊榮。(雲林縣政府提供)
文/記者廖素貞

石壁竹創森園區是全臺灣首座森林療癒基地,雲林縣政府在「2024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活動上,展現竹產業成果,榮獲世界竹組織(WBO)認證為「世界竹地標」(World Bamboo Landmark)殊榮,這也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城市認證為竹地標的首例。

竹地景藝術手繪圖稿。(雲林縣政府提供)竹地景藝術手繪圖稿。(雲林縣政府提供)

臺灣首座森林療癒基地是雲林縣極具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綠色旅遊及竹產業、綠色經濟轉型的示範地。今年因應第12屆世界竹論壇在臺灣首次辦理,首創在雲林縣最高點「雲嶺之丘」辦理微醺餐桌及流動藝術饗宴,在森林療癒師引領下,貴賓走訪「五元二角」、「松竹廣場」、「瀞座」、「穹頂竹棚」等,以及品嘗竹筍入菜、竹編布置、竹葉青調酒、竹作器皿等,各種竹構藝術。

竹藝建築。(雲林縣政府提供)竹藝建築。(雲林縣政府提供)

竹構藝術設施 「五元二角」。(雲林縣政府提供)竹構藝術設施 「五元二角」。(雲林縣政府提供)

竹構藝術設施松竹廣場。(雲林縣政府提供)竹構藝術設施 「松竹廣場」。(雲林縣政府提供)

近20國的竹大使與60位國際賓客留下深刻印象,世界竹組織執行長Susanne Lucas說:「一定要把這麼美麗的地方介紹給世界各國認識」。

竹構藝術設施「瀞座」(雲林縣政府提供)竹構藝術設施「瀞座」。(雲林縣政府提供)

竹構藝術設施「穹頂竹棚」。(雲林縣政府提供)竹構藝術設施「穹頂竹棚」。(雲林縣政府提供)

孟宗竹林負離子舒緩身心

整理後的竹林。(雲林縣政府提供)整理後的竹林。(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縣府修復因921地震封閉的道路,並透過疏伐及管理516公頃孟宗竹林,打造石壁竹創森園區,研究指出,園區內進行森林療癒活動,對遊客身心健康有正向影響,高濃度的負離子能幫助身心放鬆。

微風小築。(雲林縣政府提供)微風小築。(雲林縣政府提供)

竹地景藝術「明陣」。(雲林縣政府提供)竹地景藝術「明陣」。(雲林縣政府提供)

從竹林到餐桌、從竹葉到世界,雲林的竹文化獲國際組織肯定,未來盼結合竹相關產業,透過療癒基地與各國進行國際旅遊觀光合作,將國際帶入雲林,也帶領雲林走向世界。

小柴軒景觀公廁。(雲林縣政府提供)小柴軒景觀公廁。(雲林縣政府提供)

被樹林包圍的小柴軒景觀公廁。(雲林縣政府提供)被樹林包圍的小柴軒景觀公廁。(雲林縣政府提供)

臺灣竹會理事長許倍銜表示,世界竹組織有6千多名來自全世界五大洲竹產業相關的會員,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由世界竹組織認可的地標讓雲林被世界看見,臺灣竹產業存在多年,在當代淨零碳排永續議題下,竹子未來發展潛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