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科技要聞

頭頂豔麗大扇子 王霸鶲羽冠超吸睛

雄性王霸鶲展示鮮紅色的冠,像頭頂著大扇子。(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雄性王霸鶲展示鮮紅色的冠,像頭頂著大扇子。(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文/Michael Wing 編譯/趙孜濟
一縷緋紅色的「碎片」懸掛在叢林藤蔓上,這是一隻王霸鶲(royal flycatcher),擺動著精緻的紅色羽冠,吸引人們的眼球。王霸鶲揮舞著訊號,完全是為了展示牠的存在,為什麼要這麼做?

第二個羽冠出現在第一個羽冠附近,色調不同,呈淡黃色,但同樣微妙的搖曳著,這屬於一隻雌性王霸鶲,而牠的配偶,是第一隻頭戴紅冠的雄鳥。那根掛著碎葉的「藤蔓」,則是牠們非常獨特、低調的叢林巢穴。

王霸鶲的巢穴。(Haplochromis/Wikimedia Commons)王霸鶲的巢穴。(Haplochromis/Wikimedia Commons)

兩隻鳥的鮮豔羽冠,看起來就像頂在頭上的大扇子,收回腦後時,可以完全隱藏,但需要發出訊號時,又可高高舉起。鳥巢裡可能很快就會發生浪漫情事,據悉,王霸鶲之間相互展示羽冠,交配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隻收起羽冠的王霸鶲。(Shutterstock)一隻收起羽冠的王霸鶲。(Shutterstock)

除了交配儀式外,雄性王霸鶲驅趕入侵的其他雄鳥時,可能會展示牠們的羽冠。反過來,在鳥巢中的雌鳥,也可能會快閃牠們的冠冕,以抵禦與其競爭的對手。

鐘擺形鳥巢 獵食者難侵入

當被人類握在手中時(是的,牠們會被握住),王霸鶲以表演而聞名。在人類的手裡展示牠們的冠羽,頭朝人們的方向擺動,催眠般的凝視著人們,喙張開,確實是一個奇景!

一隻雄性皇霸鶲展示鮮紅色的冠。(Shutterstock)一隻雄性皇霸鶲展示鮮紅色的冠。(Shutterstock)

巴西聖保羅Intervales國家公園的雄性皇霸鶲。(Shutterstock)巴西聖保羅Intervales國家公園的雄性皇霸鶲。(Shutterstock)

人們對王霸鶲知之甚少。牠們的鐘擺形鳥巢由各種植物纖維製成,經常掛在河床上的細小樹枝或藤蔓上,使得獵食者難以到達。這種鳥類在南美洲(從巴西到秘魯)、中美洲和墨西哥東南部森林中大量存在。

雌性王霸鶲,展示淡黃色的頭冠,跟雄性顏色不同。(Shutterstock)雌性王霸鶲,展示淡黃色的頭冠,跟雄性顏色不同。(Shutterstock)

編織隱藏得非常隱蔽的鳥巢是雌鳥的任務。雌鳥在交配後,通常會產下兩個不尋常的紅褐色蛋,帶有深色斑點。而雄鳥不一定只有一個配偶,有時可能多達兩個。

雄性皇霸鶲展示鮮紅色的冠,像頭頂著大扇子。(Shutterstock)雄性皇霸鶲展示鮮紅色的冠,像頭頂著大扇子。(Shutterstock)

研究難! 雖非瀕臨滅絕物種

在鳥巢中,偶爾會聽到雌鳥發聲,聽起來像「keeyup」的雙音節叫聲。雄鳥也會發出一連串音調下降的哀怨口哨聲,然後是一個較短的音符,聽起來像「whi-peeu, peeu, peeu……」

牠們羽冠上的鮮豔羽毛通常會捲藏在後面,身體除了淡黃色臀部和紅褐色尾巴,其餘羽毛是暗淡橄欖棕色。牠們擁有異常短的腿、長扁平的喙,用來捕捉甲蟲、蒼蠅、蚱蜢和其他翅膀上的小昆蟲,就像熟練的空中特技演員。

尼加拉瓜和貝里斯的郵票,列印王霸鶲。(Shutterstock)尼加拉瓜和貝里斯的郵票,列印王霸鶲。(Shutterstock)

王霸鶲數量眾多,遠非瀕臨滅絕的物種,但在自然棲地仍難以進行研究。牠們展示羽冠的動作已經罕見,發出羽冠訊號就更難捉摸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王霸鶲棲息在人類手裡,展示羽冠搖曳生姿,毫無疑問:牠抓得住人們的注意力。

原文〈The Royal Flycatcher Has a Bright-Red Retracting Fan-Shaped Crest—Here’s the Weird Reason Why〉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