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烏專家:台瀕臨混合戰邊緣 勿重蹈烏國會被俄滲透錯誤

黑熊民防教育協會22日在台北舉行「全球民防領袖論壇」,包括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沈伯洋(前排左3)、數位部長黃彥男(前排左4)、警政署副署長詹永茂(前排左5)等人出席。(中央社)
黑熊民防教育協會22日在台北舉行「全球民防領袖論壇」,包括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沈伯洋(前排左3)、數位部長黃彥男(前排左4)、警政署副署長詹永茂(前排左5)等人出席。(中央社)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台灣國會近期朝野對立激化、爭議不斷,外界質疑有中共因素在背後操弄。對此,烏克蘭專家22日表示,烏克蘭國會過去也面臨同樣情況,有親俄政黨不斷扯後腿,淪為俄羅斯的第五縱隊。當前台灣已瀕臨混合戰邊緣,應該借鑑烏克蘭的錯誤,並在中共全面進攻之前認清威脅。

黑熊學院22日舉辦「全球民防領袖論壇:烏俄戰爭、區域安全與對台影響」,邀請國內外近30位貴賓、專家蒞臨,包括行政院數位部部長黃彥男、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詹永茂、立法委員暨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沈伯洋,以及來自美國、烏克蘭、波蘭、捷克、愛沙尼亞等國的民防專家。

天真認為中共非威脅 猶如烏國過去想法

烏克蘭前國會議員、現任國際烏克蘭勝利中心(ICUV)聯合創始人霍普科(Hanna Hopko)表示,台灣要從烏克蘭的經驗中學到教訓,她發現當前台灣與當年的烏克蘭情況類似,仍有些人認為中共不是威脅,如何說服他們不再天真下去是重要課題,她建議應該在民間、軍事、公民和國際社會層面都需要做充足溝通,來消除這種天真的想法。

「因為烏克蘭在開戰前,也天真的認為俄羅斯絕對不會發動武力,直到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才完全消失。」她表示,民調稱台灣有半數年輕人願意抵抗入侵者,但這樣的力量還需要政府建構平台整合力量,才能真正讓社會達成溝通與對話。

國際烏克蘭勝利中心(ICUV)聯合創始人霍普科(Hanna Hopko)。國際烏克蘭勝利中心(ICUV)聯合創始人霍普科(Hanna Hopko)。(黑熊學院提供)

烏克蘭自由民主聯盟駐東亞辦公室代表馬卡洛維奇(Mariia Makarovych)則表示,中共與俄羅斯正透過擴張領土來強化政治影響力,進而達成它們充滿血腥的夢想,「如果我們沒有認知到這一點,就是一種無知」。

她表示,它們不只會影響台灣,還會影響周邊國家對台灣的支持,甚至利用經濟、輿論等各種方式,全方位的滲透進入到大家的生活。

她說,烏克蘭過去也曾經歷這種「無聲的占領」。早在2014年「尊嚴革命」之前,烏克蘭國內也同樣面臨親俄力量的影響,直到今天烏克蘭也還在對抗這股力量。

烏克蘭自由民主聯盟駐東亞辦公室代表馬卡洛維奇(Mariia Makarovych)。烏克蘭自由民主聯盟駐東亞辦公室代表馬卡洛維奇(Mariia Makarovych)。(黑熊學院提供)

台與中貿易助長敵軍力量 專家促脫鉤

馬卡洛維奇提醒,中共也擅長透過經濟利益來進行施壓、甚至勒索,隨著中共影響力不斷擴大,對全球的威脅也逐漸增加,歐洲開始希望能減少對中的貿易依賴;但台灣卻仍持續與中共保持合作關係,這部分就是台灣自己的責任。

她建議,台灣需要在經濟方面與中國脫鉤,「台灣人不應該跟一個根本不承認台灣主權的國家做生意」,但現實卻是台灣仍保持與中共有經貿往來,短期看來雖然仍有利可圖,但長期而言對台灣絕對是不利的,「因為中共從台灣拿到的每一分錢與技術,都能用來幫助強化它們的軍隊,甚至進而用於攻打台灣」。

她以2014年的烏克蘭為例,當時還與俄羅斯保持商業關係,結果卻給了俄羅斯滲透到烏克蘭經濟系統的機會,對烏克蘭造成重大危害,俄國透過這種虛假的合作,讓烏克蘭認為雙方是兄弟、應該更緊密合作,因此而放鬆了戒心,結果換來的卻是俄羅斯的入侵。

烏親俄政黨淪第五縱隊 台國會應借鑑

在問答階段,被問到台灣國會有部分政黨親共的議題時,馬卡洛維奇表示,過去烏克蘭國會也面臨同樣情況,有親俄政黨高舉民主大旗,實則躲在民主制度的背後,不斷的扯後腿,淪為俄羅斯的第五縱隊。

「言論自由與犯罪兩者之間是有一條清楚的線,若一個人想煽動人民,支持其他國家來傷害我們時,這就是犯罪,這根本就不是言論自由」,她表示,若這些人想要違反台灣的民主價值,人民必須要做出回應,必須阻止這件事發生。

「雖然現在還沒有進入實體戰爭,但台灣已經在混合戰的邊緣了」,馬卡洛維奇表示,烏克蘭過去犯了這個錯誤,讓第五縱隊滲透到政府與國會,台灣應該要在中共全面進攻之前認清威脅,並把過去親俄政黨對烏克蘭的危害銘記在心、分辨清楚。

混合戰(Hybrid Warfare)是21世紀出現的一種新型戰爭形態,是將傳統與非傳統手段混合。相較於傳統戰爭,混合戰爭手段更多樣、行動更隱蔽,包括網路攻擊、虛假訊息、操縱輿論等。

戰俘家屬:台灣人須具備抗敵意識

戰爭受害者暨烏克蘭「心動力」慈善基金會聯合創始人穆茲洛娃(Kateryna Muzlova),其父親被俄羅斯囚禁超過2年,因此以戰俘家屬及民間組織專家身分,分享戰爭會面對的問題。

烏克蘭籍心動力慈善基金會聯合創始人穆茲洛娃(Kateryna Muzlova)。烏克蘭籍心動力慈善基金會聯合創始人穆茲洛娃(Kateryna Muzlova)。(黑熊學院提供)

她提醒戰爭教育的重要性,她以自身經歷為例,指出烏克蘭從2013年開始,女學生就要學習包紮止血等救傷工作,男性則要做武器訓練。當時她並不覺得重要,但戰爭爆發後訓練記憶都浮現。台灣小孩也應該有類似的教育,並要提醒自己是台灣人,有辨明敵我的抗敵意識。

烏克蘭人權中心ZMINA國際倡議官朱科娃(Tetiana Zhukova)則強調,急救和避難的準備,並非要造成社會恐慌,而是極權對民主國家造成可能的動盪時,民主國家所做合乎理性邏輯的風險準備。

黑熊學院執行長朱福銘則表示,本次會議結束後,會將論壇中討論之內容,集結精華後提供給新政府作為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