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萬象

英宣布7月4日國會大選

2023年5月22日(週三),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在唐寧街辦公室外宣布舉行全國大選,指定7月4日為投票日期(Henry Nicholls/AFP)
2023年5月22日(週三),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在唐寧街辦公室外宣布舉行全國大選,指定7月4日為投票日期(Henry Nicholls/AFP)

【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週三(5月22日)宣布,7月4日舉行國會大選。蘇納克領導的保守黨已經執政14年,目前面臨反對黨工黨的嚴峻挑戰。

44歲的蘇納克在唐寧街辦公室外宣布了大選時間,比一些人預期的更早。目前保守黨在民意調查中落後。

蘇納克說:「現在是英國選擇未來的時刻。」他列出自己的政績,包括推出休假計畫,幫助企業度過疫情等。

人們普遍預計英國今年將舉行選舉,但大多數專家認為10月或11月是最有可能的時機。保守黨自2010年開始執政至今,曾經歷過經濟緊縮、英國脫歐、中共肺炎(COVID-19)疫情和通貨膨脹等問題。

兩黨已經開始競選活動。蘇納克及其保守黨政府批評,如果工黨執政將加稅,且由於缺乏計畫,工黨在日益危險的國際局勢中難以保護英國的安全。工黨則否認這些批評。

工黨指責保守黨政府在14年來經濟管理不善,導致民眾的經濟情況惡化,政府更替混亂,未能提供企業所渴望的、刺激經濟成長的穩定環境。

工黨在蘇納克宣布選舉消息前表示,已經為大選做好充分準備。工黨領袖施凱爾(Keir Starmer)上週啟動競選活動,承諾「重建英國」,並列出工黨組建下一屆政府將採取的首要步驟。

工黨將強調保守黨政府在抑制物價上漲時的窘迫、英國醫療服務不堪重負,及令保守黨聲譽受損的醜聞。

蘇納克欲讓對手措手不及

在民意調查中,工黨領先保守黨約20個百分點,但一些工黨黨內官員擔心優勢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穩固,擔心許多選民仍未表態。

一位工黨黨內資深人士表示,蘇納克的目標可能是利用這種不確定性,同時也讓工黨措手不及,因為工黨尚未完成所有議會候選人的遴選。

蘇納克希望,一些經濟收益,及將非法移民送往盧安達的首趟航班安排,可能會增加保守黨的勝選機率。航班最早可能的起飛日期是6月24日,即選舉前10天。

雖然目前民意調查顯示工黨比保守黨領先,但事實證明,最近的選舉和公投活動不穩定。保守黨公開表明,人們對工黨的提議冷熱不一,保守黨仍有成功的希望。

投票將於7月4日在英國所有650個議會選區進行,每個選區選出一名下議員,兩個主要政黨均力爭獲得過半數的326席門檻,獲得組閣權。

經濟、健保、移民

據路透社報導,經濟、醫療保險及移民將是選戰的熱門議題。

兩年多的高通膨嚴重打擊選民的生活水準。經濟在2023年下半年陷入淺度衰退後,於2024年初實現增長,但投資疲軟、生產率成長緩慢和工人短缺,對經濟前景帶來壓力。

經濟成長緩慢和高額公共債務水準,限制了政府增加支出的能力,通貨膨脹推高公共服務的成本,政府支出已經受到壓力。

英國每年在公共醫療上花費約1,800億英鎊(約新台幣7.6兆元),但仍面臨著滿足人口老齡化和醫療費用持續增加的挑戰。醫生和護士的罷工,加上長期人員短缺、疫情效應等,意味著數百萬人在漫長的等待就診名單上。

十多年來,移民在英國政治中發揮著核心作用。益普索(Ipsos)2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37%選民認為這是一個決定投票給誰的非常重要問題。

英國國家社會研究中心3月的調查顯示,65%的人認為政府應該採取更多措施排除非法移民。然而,同一項研究表明,認為移民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比率,高於認為移民對社會有負面影響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