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追求完美的咖啡職人 賴昱同的堅持與感動

採用台灣小農自養的龍眼蜜和自種的檸檬。(廖儷芬/攝影)
採用台灣小農自養的龍眼蜜和自種的檸檬。(廖儷芬/攝影)

【記者廖儷芬/雲林報導】顧客 音樂老師葉昭吟:「有客人來這裡品嘗他的咖啡,見證他的堅持。他仔細篩選咖啡豆,關注水質和器具品質,讓人感受到他對細節的用心,所以提名他。」

音樂老師葉昭吟一試成主顧。音樂老師葉昭吟一試成主顧。(賴昱同提供)

賴昱同,一位26歲的雲林斗六咖啡坊主人,以對咖啡的熱愛和堅持,獲選為2024年雲林優秀社會青年。他的故事不僅感動了顧客和志工,還啟發了許多對咖啡充滿熱情的人。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賴昱同以追求完美的精神,打造出一間讓人心醉的咖啡店,讓每一位進門的顧客都能感受到他的用心和真誠。

賴昱同的咖啡豆來自世界各地,他都親自去挑選和烘豆。賴昱同的咖啡豆來自世界各地,他都親自去挑選和烘豆。(廖儷芬/攝影)
從顧客變志工的陳柏亙

陳柏亙:「去年一月,朋友推薦這家店,說這裡的食物很好吃,我就來了。當時我只是個顧客,不認識昱同,但看到他熱情分享咖啡的樣子,我被深深感動。

陳柏亙從顧客變長年志工。陳柏亙從顧客變長年志工。(廖儷芬/攝影)

「我的工作背景涉及輔導創業,看到昱同的堅持,我開始把他當弟弟看待,並在店裡幫忙。我分享我的設計建議,協助菜單和甜點的設計,並在下班後來幫忙。」

在斗六市區,他的咖啡賣得較貴,但了解他的咖啡品質後,你會覺得物有所值。昱同的真誠和堅持讓人感動,這也是我願意幫助他的原因。」

包裝設計是顧客提供意見與想法。包裝設計是顧客提供意見與想法。(廖儷芬/攝影)
媽媽的感動與驕傲

黃翠蓮:「我兒子對每一件事都非常堅持。例如做一杯拿鐵,他會試用不同的鮮奶和杯子,甚至進行杯測,挑選最合適的搭配。他對咖啡豆要求極高,即使是優質的豆子,只要達不到標準,他都會丟掉。我們常為此爭執,但我也為他的堅持感到驕傲。」

「他不以營利為目標,不做促銷活動,也不參與市場競爭,專注於提供最好的咖啡體驗。選擇自己和父親一起施工,把資金投入到最好的咖啡器材上。」

賴昱同媽媽從不會做甜點到成為達人。賴昱同媽媽從不會做甜點到成為達人。(賴昱同提供)

「以前我以為是我要教他,結果現在發現,其實他才是我的老師。他各方面都比我好,許多細節也比我更用心。客人說他用台積電的精神在研究咖啡,這就是他的堅持。他有空就做實驗,不考慮回本的問題。」

經歷一年的磨合期,曾是行銷達人的媽媽,也被他的真誠感動了。經歷一年的磨合期,曾是行銷達人的媽媽,也被他的真誠感動了。(廖儷芬/攝影)
阿里山黃波旁咖啡的故事

賴昱同:「阿里山黃波旁咖啡的特別之處在於成熟時豆子呈現黃色,而一般咖啡豆則是紅色。我們親自到阿里山採收這批咖啡豆。一開始覺得他的咖啡價格很高,但實地了解他的種植過程後,我們深感佩服。」

「這位農夫原本是種茶的,這片土地曾經貧瘠光禿。他們花了很長時間整治土地,終於能夠種植咖啡。看似雜草的植物對他們來說,是土地水土保持的象徵,充滿珍貴意義。這個過程讓我非常感動,他們用愛護大地的心情種植咖啡,並希望將心中最好的產品呈現給大家。」

黃波旁咖啡,來自阿里山。黃波旁咖啡,來自阿里山。(賴昱同提供)
賴昱同的品管與堅持

賴昱同:「我從事品管工作,深感食安問題嚴重。因此,我們店內所有產品都與小農合作,力求保留食物的原味。不使用果糖,只用最原始的方式呈現最佳口味。」

「我們從產地採收到發酵,再到烘焙前,先挑掉破損、發霉和有瑕疵的豆子。烘焙過程使用電腦控制,烘焙後再次挑選乾淨豆粒。這樣,從產地到餐桌的每個環節都由我親自把關。」

賴昱同很重視咖啡器具,用二年時間來尋找它們。賴昱同很重視咖啡器具。(賴昱同提供)

「我們的『西西里』使用全天然食材,包括小農自養的龍眼蜜和自種的檸檬,不使用任何代糖。這種融合讓咖啡有自然的香甜感,但不會過於甜膩,也不會有濃縮檸檬的尖酸味,並且微微帶有咖啡的香氣。」

熱銷產品:檸檬咖啡。熱銷產品:西西里。(廖儷芬/攝影)

黃翠蓮:「在尋找合作甜點店後,決定自己研發,讓客人品嚐到食材的原味和本質。」

黃翠蓮做的甜點,不用奶油,讓客人看到、吃到食物的原形、原味。黃翠蓮做的甜點,注重食材,讓客人看到、吃到食物的原形、原味。(廖儷芬/攝影)
提供透明化的顧客服務

我的吧台是全透明設計,讓客人可以看到飲品和食物的製作過程。我們不用果糖和糖漿,注重天然原味,希望客人能親眼見證調製過程。

賴昱同會在吧台與人分享他的咖啡故事,他說:「我經歷過艱辛的階段,真的非常熱愛這件事。當初開店時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人幫忙。從挑豆、烘豆到裝潢,我和我爸每天工作到半夜,自己磨木板,甚至磨到哭。」

透明的吧台,讓客人看到製作過程。透明的吧台,讓客人看到製作過程。(廖儷芬/攝影)

「雖然很無助,也沒錢,但我不想向別人求助。我希望自己經歷的辛苦不會再轉嫁給他人,所以我選擇從自身開始,努力做到最好,我樂於與他們分享我的經驗。」

店內裝潢都是爸爸和賴昱同創作的。店內裝潢都是爸爸和賴昱同創作的。(廖儷芬/攝影)
精心挑選的器具和水質

賴昱同:「我花了兩年時間,為店內找到各種所需的器具和食材。我們挑選了多種材質的咖啡杯,不同材質、設計、厚薄度和形狀會影響咖啡風味。我們這款杯子是與一位藝術家合作,專門為咖啡設計的。」

「水質對咖啡風味至關重要。咖啡主要成分是水,純水或含礦物質的水都能提升咖啡的口感。我們使用專門設計的水,先過濾成純水,再通過電腦精確添加咖啡所需的微量元素。」

賴昱同表示: 水質對咖啡風味至關重要。賴昱同表示: 水質對咖啡風味至關重要。(賴昱同提供)
賴昱同的校園分享與感謝

賴昱同:「校園分享中,從零到一的過程最困難。我教學生咖啡產業應該做什麼,讓他們來店操作,親身體驗。透過實踐,他們了解所需的技能和資源。如果他們對咖啡有興趣,自然會去追求所需的能力和資源。」

賴昱同會到校園分享他的故事。賴昱同會到校園分享他的故事。(廖儷芬/攝影)

「這一年來,我很感謝生命中的貴人。每個人支持的方式不同,有些人來幫忙,有些人帶朋友來消費,有些人買豆子或分享資源。大家用不同方式支持這些正確的事情,讓我非常感動。」